当前位置 首页 剧情片 犹在镜中

犹在镜中8.4

类型:剧情片  瑞典   1961-10-16

主演:甘纳尔·布耶恩施特兰德 拉尔斯·帕斯高 古纳尔·布约恩施特兰德 马克斯·冯·叙多夫 哈里特·安德森

导演:英格玛·伯格曼

剧情简介

  《犹在镜中》是1961年的一部剧情片。由英格玛·伯格曼执导,甘纳尔·布耶恩施特兰德、拉尔斯·帕斯高、古纳尔·布约恩施特兰德等联袂主演。犹在镜中,又名对镜猜谜、穿过黑暗的玻璃。遗传了母亲精神病的凯伦(Harriet Andersson 饰)经过入院治疗,被作家父亲大卫(Gunnar Björnstrand 饰)安排到一小岛上调养。凯伦男友马丁(Max von Sydow 饰)是一名医生,两人的感情此时处于低谷,马丁相信凯伦有痊愈的可能。青春期中的弟弟米纳斯颇有才华,但看上去有些焦躁。四人在封闭的岛上休整,但各自心中的不安似乎正慢慢滋长。凯伦发现父亲在冷漠的观察自己病情变化后情绪短暂失控。次日上午马丁与大卫乘小舟离去,被留下的凯伦开始沉溺于冥想,并对米纳斯显示出侵略性,在两人回岛之前凯伦昏倒在破旧的木船内,她向弟弟宣称,自己听到了上帝的声音……

综合评分:
  DVD电影网评分8.4,算是一部高评分电影作品,亲们,能有此分数的电影也为数不多呀,推荐大家值得观看。

影迷点评:
  平坦 说:按照从事电影的基督徒朋友的分类,这是一部“神来了”的作品。具体是从十几分钟后,作家父亲厨房恸哭,摆出十字架的姿态开始便可见端倪,继而疯癫女儿等上帝,姐弟破船雨中似被洗礼,最终父子对谈被救赎等多处细节可以印证。对于非宗教观众而言,伯格曼其实讨论的母题是“创作和情感”的关系,即——艺术家该不该把病态的亲情或亲人,作为实验对象来旁观创作。这组矛盾其实我也曾深深焦虑过。作为年轻创作者,自身因为经历不够,没能写出深刻的剧本,而逆境恰是编剧最好的温床,也就是说要想创作出透彻心扉的好作品,自己和家人一定要遭遇更多的落难和逆境,而且“越困难,越有看点”,这样生活就变成上等的素材,信手拈来,平凡人看来便是一部了不得的史诗了。恰恰因为片中父亲,是个将家人作为观察素材的作家,才不难理解为什么他会原谅子女越格之行了
  阿奇波尔德 说:剧情采用了层层递进的叙事方法,高级又隐晦,但核心的信仰问题在电影过半了才随病情发作被点明,显得前后气氛与逻辑的不对称,实在美中不足,正如A.N.伦德克维斯特的评价:(伯格曼)似乎把自己的信仰尽可能地寄托在了灵感和艺术上,像一种自给自足的魔法,但随后他又在一定程度披上了一层带有误导性的合理化的外衣,或许只是为了不让自己暴露太多……内容和目的的不清晰常常导致伯格曼的电影令人感到不安却有趣,诱人而又充满挑战,其原因正是因为这种模糊性,这是艺术的两难境地,既推动他前进,又有被拖累的风险,因为这既是他的强项,也是他的弱点
  brennteiskalt 说:发生在[犹在镜中]的角力主要来自于姐弟二人,他们一个代表了向童年、向子宫、向神秘混乱的未知逐步退行的趋势,另一个则经由乱伦而经历了艺术上的逐步成熟。父亲则深陷在无爱的空虚之中。于是在女儿那里这空虚神化为蜘蛛上帝,而在儿子这里父亲终于将爱与上帝并置。这部处理上帝沉默后人类生存状态的第一部曲最终用爱来作为人类悲观境地的一剂缓药,之后的伯格曼作品就不再见到这种圆满的结局了。

精彩剧照:

犹在镜中 剧照1犹在镜中 剧照2犹在镜中 剧照3犹在镜中 剧照4犹在镜中 剧照5犹在镜中 剧照6犹在镜中 剧照7犹在镜中 剧照8犹在镜中 剧照9犹在镜中 剧照10

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0”条评论

影迷点评

猜你喜欢

  • 6.7

    我们没有明天

  • 6.5

    浮生往昔

  • Definition Please

  • 拯救斯隆

  • 3.1

    自我救赎

  • 5.4

    曝光

  • A Vineyard Romance

  • 5.6

    公牛犹斗

  • 1

    商人

  • 6.8

    蒙面达虎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